旅游產業半年報:在線旅游投資創新活躍
瀏覽量:2015年上半年,我國旅游業逆勢上揚,呈現旅游消費和投資兩旺的良好態勢。旅游消費總額創歷史新高,旅游投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入境旅游繼續回升。在投資增長乏力、新的消費熱點不多、穩增長難度加大的情況下,旅游業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和擴大內需新增長點的優勢進一步顯現。
一、旅游市場基本概況
(一)國內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均實現平穩增長
2015年,中國旅游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國家旅游局統計結果顯示,2015年上半年國內旅游人數20.24億人次,同比增長9.9%;國內旅游消費1.6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5%,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4.1個百分點。出入境總游客數量為1.27億人次,同比增長9.8%。旅游景區接待人數同比增長8.7%,旅游收入同比增長12.4%,其中門票收入增長8.3%。星級飯店經營出現回暖趨勢,客房收入和平均房價增幅約1%。旅行社接待國內游人數增長7.8%,組織出境游人數增長35.2%。
(二)國內游市場分析:旅游消費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游客滿意度上升
上半年,國內旅游人數同比增長9.9%,旅游收入更是實現兩位數增長,高達12.4%。國內游市場發展強勁,旅游消費總額創歷史新高,旅游業成為促進經濟增長新動力和擴大內需新增長點的優勢進一步顯現。
在國內游發展勢頭迅猛的同時,游客的旅游滿意度問題同樣備受關注。受總體較好的旅游消費環境、更加規范的市場秩序以及更具創新力的企業服務等共同作用,2015年第二季度全國游客滿意度指數為75.45,穩定在“基本滿意”水平,同比和環比分別上升2.61、0.43。第二季度全國旅游投訴滿意度指數為72.63,同比和環比分別上升4.11和1.84;入境游客滿意度為81.44,同比和環比分別上升7.24和2.43。游客對旅游市場治理等方面的評價有明顯上升。
(三)出境游市場熱度持續升溫,二線城市旅游需求旺盛
2015年上半年出境旅游人數為6190萬人次。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全國旅行社出境旅游組織了895.32萬人次、4489.77萬人天,同比增長21.38%和20.97%。在第二季度,出境游增長態勢依然不減,91%的旅行社出境業務總體呈增長態勢,東南亞市場明顯回暖,日韓市場增長顯著。
隨著在線旅游行業的火爆,在線出境旅游市場也在持續較快發展。途牛旅游網發布的《2015上半年中國在線出境旅游報告》顯示,上半年出境游市場仍在快速增長。從出發地看,二線城市旅游需求旺盛;從目的地看,日本成為出境短線游第一目的地,歐美市場同樣增長迅速;從預訂方式看,移動端滲透迅猛,APP客戶端預訂同比增長超過6倍。
二、在線旅游市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2015年上半年,中國在線旅游總交易規模為1654.8億元,同比增長35.6%,其中第二季度為850.2億元,同比增長34.1%;由于三季度為旅游行業旺季,預計在線旅游交易規模將突破900億元。同時,2015年上半年在線旅游滲透率為8.9%,部分大型OTA企業的業務增速達到市場均值的三倍多。可以看到,互聯網以其強大的技術力量,正在改變著世界。
2015年中國在線旅游市場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隨著旅游消費者需求的不斷深化,旅游服務和資源供應商在產業鏈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的融合將從渠道融合不斷向產品運營、產品設計等后端環節拓展。
旅行預訂方面,截至2015年6月,在網上預訂過機票、酒店、火車票或旅游度假產品的網民規模達到2.29億,較2014年底增長730萬人,半年度增長率為3.3%。在網上預訂火車票、機票、酒店和旅游度假產品的網民分別占比26.8%,13.3%,13.8%和6.2%。值得注意的是,網上預訂酒店的網民規模增長迅速,半年度增長772萬人,漲幅9.1%,對在線旅行預訂市場增長貢獻最大。與此同時,手機預訂機票、酒店、火車票或旅游度假產品的網民規模達到1.68億,較2014年12月底增長3350萬人,半年度增長率為25.0%,是整體在線旅行預訂市場增長速度的7.6倍。我國網民使用手機在線旅行預訂的比例由24.1%提升至28.3%。
縱觀近兩年行業發展歷程,在線旅行預定行業呈現出全產業鏈拓展態勢,具體表現為:在線旅行預訂企業通過頻繁投資并購加速戰略型產業鏈擴張。價格戰曾經在在線旅行預訂企業的市場爭奪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由于該模式下企業資金消耗過大而使競爭陷于僵持局面,所以在線旅行預訂企業開始持續投資并購拓展產業鏈,通過資源整合重組強化資產和業務,實現品牌增值。
2015年第1季度,在線旅游市場兩極多強格局進一步鞏固。攜程、去哪兒交易份額占比過半,比上季度提高4.4個百分點。同時,阿里旅行·去啊、藝龍、途牛、同程等企業分別在機票、住宿、度假旅游等業務上具有較強的實力,市場競爭激烈。2015年第2季度,在線旅游市場兩極多強格局進一步鞏固。攜程、去哪兒交易份額共占68.66%,交易規模分別為410.3億元人民幣和318.7億元人民幣。2015年5月,攜程收購藝龍,成為藝龍控股股東,在線酒店預訂市場集中度進一步增強。阿里旅行·去啊借力螞蟻金服的信用體系,在度假旅游和酒店預訂市場推出電子簽證、信用住等創新產品,品牌影響力得到加強。途牛獲得京東投資后,渠道端競爭力得到加強,同時,供應鏈管理、庫存管理等管理工具的共享也使雙方合作形成共贏的效果。
三、國民旅游消費更加穩固,投資創新活躍
上半年,全國實際完成旅游投資3018億元,同比增長28%,比第三產業投資增速高16個百分點,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速度高17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比中部地區旅游投資增速高3個百分點;民營資本投資旅游業占59.5%,成為旅游投資主力。另一方面,在“互聯網+”的推動下,隨著國內人均水平的不斷提高,國人對旅游的重視程度也隨之提高,“互聯網+旅游”一度備受資本市場的青睞。2015年可謂是在線旅游行業風生水起的一年,大量資本的涌入以及行業巨頭企業大規模投資并購事件頻繁發生。
四、2015年下半年旅游業發展展望
(一)國民旅游消費將進一步被釋放
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錯峰休假和“周五下午+周末”的2.5天彈性作息舉措,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文件一經頒出,各大旅游社、OTA網站紛紛出動,推出2-3天小長假路線,增加省內自駕游和跟團游產品,以此來響應可能到來的市場需求。旅游景區也因勢而為,加強區域內的聯動互補,發揮不同景區的優勢和特點,深度整合旅游資源,延長游客停留天數,帶動當地旅游全面發展。旅游消費者方面,伴隨著暑期旅游旺季的到來,出境游、避暑游不斷升溫,以及接踵而來的抗戰勝利日調休假、中秋小長假以及國慶假期,消費者的旅游意愿持續增強。因此,國民旅游消費將進一步被釋放。
(二)“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為出境游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國家旅游局將2015年確定為“絲綢之路旅游年”,這是旅游行業貫徹落實“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重要舉措,也為出境旅游市場帶來了發展機遇。對于“一帶一路”給出境旅游帶來影響如何這一問題,有42%旅行社認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可以增加相關區域人員往來,對于出境旅游有很大的利好。有49%受訪旅行社表示,對出境旅游市場有一定的利好作用;只有9%的旅行社認為對出境旅游市場利好不明顯。
據國家旅游局預計,“十三五”時期,中國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輸送1.5億人次中國游客、2000億美元中國游客旅游消費。“一帶一路”互聯互通,人員往來的增加、目的地旅游機構和供應商的積極推廣,對出境旅游的影響是積極的,但這種利好的釋放也是漸進和長期的。
(三)在線旅游發展正當時,移動化趨勢加劇
在線旅游將信息查詢、產品預訂以及服務點評等等環節都搬到了線上,人們可以利用互聯網對比產品信息、直接下單購買,還可以將點評、游記分享給其他人。同時,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支付方式的改變,人們越來越習慣于旅行產品的即訂即用,在線旅游移動化趨勢加劇。
(四)政策效應顯現,區域一體化進程加速
《旅游法》、《國民旅游休閑綱要》、《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的落實,有效提升了社會資本對旅游業關注度。降稅、自貿區建設和雙邊自貿協議等政策為旅游消費回流發揮了積極作用。國家旅游局“515戰略”的實施,增強了國民旅游消費信心和產業發展動力。借助國家“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的發展契機,區域旅游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下半年中國經濟有望企穩,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相對寬松的貨幣環境,將有助于推動旅游消費和產業投資進一步釋放。
“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以及降稅等措施為旅游業帶來的利好,可能在旅行社、在線旅游企業、旅游交通等領域的國際化發展進程中得到優先釋放。當前,旅游經濟運行先行指數為128.7,上升至“較為景氣”水平,居民出游意愿高達81.85%,受國民旅游消費基礎和來自創業創新的市場化力量推動,預計下半年旅游經濟運行可上調為“積極樂觀”的預期,但仍需警惕非理性繁榮。
資料來源:易觀國際、億歐網、搜狐網、中國旅游研究院、CNNIC 文:李天昀 版權所有:北京京師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如有轉載或引用請注明出處